国家卫健委:认知失调隐藏严重中风风险

- 编辑:365bet官网 -

国家卫健委:认知失调隐藏严重中风风险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张家兴 “前几天,我咨询了一位30多岁的年轻脑梗塞患者,影像学显示有血栓、颈动脉夹层,询问病史后发现他购买了劣质的颈部按摩器。” 10月29日是世界中风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苗忠荣在国家卫健委相关主题会议上提醒公众,粗暴按摩或使用下装器具,会导致颈部血管扩张,形成血栓,引发脑梗塞。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前者俗称脑出血,后者就是脑梗塞。事实上,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生活中一些可能带来严重中风风险的疾病,包括秋季和冬季的一些常见保健程序。比如“冬补”、热水泡脚等日常小事就可能引发中风。 “秋冬季节,人体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此时心脑血管患者突发中风等突发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余雪表示,“冬补”并不适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过多食用油腻食物很容易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引发中风。多喝温水、限盐、减少脂肪摄入,更有利于顺利过冬。温水足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养生方法,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却是诱发中风的“帮凶”。孙林娟 科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师解释,热水会使下肢血管收缩,造成下肢血液瘀滞,回流心脏的血液量减少,导致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不足。这种血液分布状况,很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狭窄的患者,要严格控制水温在40摄氏度以内,泡脚10分钟左右,不要泡到小腿以上。”孙林娟说道。 “还有一些老年人运动时头撞树、转头等行为,这些动作都会造成颅骨内的细小血管。苗忠荣提醒,老年人大脑的血管比较脆弱,当受到外力撞击时头部,即使头骨没有受损,里面的小血管也会受损,导致脑部慢性出血。老年人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通常是由于每月头部撞击脑血管所致。除了一些导致中风的日常行为的误区外,网上还流传着一些遇到中风紧急情况时的所谓“救命法则”,比如扎手指、扎耳朵、放血、服用阿司匹林等急救方法。 “这些行为不仅对后期治疗没有帮助,执行不当还会妨碍规范治疗。”苗忠荣说,开放性出血是静脉溶栓的禁忌症。血液治疗后,即使在治疗时间窗口内,进针部位出血也会导致患者失去使用溶栓药物开通血管的机会。关于紧急使用药物苗忠荣说,如果脑血管堵塞,可以使用阿司匹林,但如果脑血管受损,药物会使出血加剧。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症状相似。有经验的医生在定期CT扫描之前往往很难判断,因此在没有明确识别的情况下不要在家服药。 “发生中风后,应尽快去医院接受规范治疗。”苗忠荣强调,拨打急救电话后,让患者平躺并将头转向一侧,避免因意识混乱而呕吐、受苦。不建议使用血液治疗,也不建议喂食或给药。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盯住2025年世界脑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强调脑卒中是可预防和控制的重大疾病。跟随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注重预防。 “早期识别”是急救成功的关键。患者越早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的机会就越大,获益也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