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品质突破

- 编辑:365bet官网 -

商业银行品质突破

在全球银行业竞争加剧、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区内银行如何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平衡?重庆银行在深耕地方、践行国家战略的发展道路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截至2025年7月末,重庆银行总资产100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1亿元,增长17.76%。成功跻身万亿银行行列,成为首家万亿“A+H”类上市商业城市银行。综合实力连续10年跻身全球银行300强。提前开启新万亿征程,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加入“万亿俱乐部”,标志着重庆银行从地方银行成长为国家重要金融力量。 2025年上半年,央行重庆发展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同步提升。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双双繁荣,收入持续增长。截至7月底,重庆银行存款余额突破5400亿元,贷款规模突破5000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4.8%和13.6%。值得注意的是,其贷款增量达600亿元,位居重庆机构金融第一,市场份额提升0.54个百分点,展现出较强的房地产投资能力和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在净息差普遍承压的行业背景下,重庆银行实现了收入、净利息收入、净利润“三正增长”。上半年,该行实现收入近77亿元,净收入营业收入超过58亿元,净利润近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2.2%和5.7%。人均、平均网络资产、收入等多项指标在全国城乡上市银行中保持较好水平。品质扎实、结构优化、控制良好。重庆银行资产质量管控成效惊人。风险控制多项关键指标呈现“三降一增”的良好态势,不良率剔除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了该行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内部质量持续巩固的特点。 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上年末微降0.01个百分点。期间期内,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17%,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降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物业质量改善领先于行业。此外,银行关注类贷款利率为2.05%,较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超额贷款利率为1.58%,下降0.15个百分点,这都表明房地产质量指标将持续改善。在有效控制不良资产发展的同时,重庆风险补偿能力进一步增强。报告期末,拨备覆盖率提升3.2个百分点至248.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风险缓冲持续增长,为应对潜在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积极支持k安永战略和区域发展金融强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进入第六个年头,着力打造中国电子经济“第四极”。重庆银行的万亿级商业城市银行之路离不开深度落实。重点战略拓展,利用特殊类别机制为孪生经济圈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上半年,该行向双城经济圈提供信贷支持近1400亿元。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方式,新增支持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仙桃数字经济孵化基地、渝湘高铁南川北站等90余个重点区域项目。其中,对玉溪水资源配置工程(荣昌段)的财政支持可考虑为银政合作实施重大经济项目的典型案例。面对该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现金流稳定的特点,重庆银行创新设计融资方案,最终获得贷款2.7亿元,助力构建“资源多、排水得当”的成渝水网体系,惠及超过1000万人。不仅如此,该行还致力于改善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结合西部11家法人银行推出的“柜面通”业务,实现跨区域网点资源共享,有效打破地域壁垒,让川渝地区超过4000万个人客户享受“同城”金融服务。该案例还入选第五届“新时代西部唱响‘两城故事’典型案例”川渝双城金融监管局成立一周年实施创新产品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加快西部地区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重庆银行积极履行金融金融责任,努力满足巨大的金融需求。上半年,该行西部陆路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突破470亿元,同比增长175%。与单纯的信贷扩张不同,重庆银行的主要策略是通过产品创新解决走廊沿线企业的实际痛点。其打造的“汇昌陆海”贸易金融品牌构建了涵盖供应链、跨境融资、融资融券、汇鱼、陆海套保等五大核心产品体系,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企业重刑。在模式和方案变革方面,重庆银行的探索更具前瞻性。 2024年,重庆当地贸易公司采购的一批巴基斯坦铬矿成功运往卡拉奇港,再通过铁路联运运往重庆,最终抵达果园港。这是该行解决陆路贸易监管瓶颈、持续推进铁路和多式联运“一单”信用证业务落地的首次尝试。 “一证制”的实施,不仅将打破现有的货物运输壁垒,也为畅通西部陆路新通道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立足“一城三省”区域战略,今年该行成功复制推广贵州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业务信用证,深度融合服务纳入区域发展战略。普惠金融在服务国家大战略的同时精准滴灌民营经济的实践,能否精准滋润民营小微企业这一“经济的毛细血管”,考验着银行的服务深度和社会责任。重庆银行坚持“地方银行、市民银行、小微企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将通过机制和产品双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老问题。其中,关键一步是继续利用金融市场工具为小微企业“输血、降成本”。该行已成功发行2025年首单50亿元中西部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票面利率1.98%,为低票据。这已是该行连续第三年发行小微融资官方债券总规模达255亿元,显示出支持小微企业的战略决心,而不是短期之举。在产品方面,变化越活跃。该行致力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从创新推出全市首单“工业绿色贷款”,到基于ESG评级的金融贷款创新,重庆银行正试图将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金融科技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信贷支持。同时推出数字信贷产品体系,推出“融易旭”线上续贷功能,极大提高了客户融资便利性,提升了体验。这些努力最终体现在真实数据上: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国标”口径为182.248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1.19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两个增长”口径709.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71亿元。贷款增幅创历史同期新高。重庆银行的金融“活水”精准流向经济最具活力和韧性的部分。万亿新起点。金融为民将谱写超万亿规模新篇章。对于重庆银行来说,这是一个辉煌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宣布一家区域性银行依托区域战略、带动实体经济、遵循经营特点,成功实现了规模和价值的跨越。其路径为当前的银行业尤其是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竞争、高质量发展的鲜活范例。 L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大,我们如何持续保持灵活决策和敏捷创新的优势?如何在企业业务的“大项目”与零售业务的“小附带效益”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董事长杨秀明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加强系统整合、综合协调,采取切实措施,以高水平的业绩和稳定的回报回报投资者。”重庆银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可能是推动资产负债业务协调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坚持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新海岸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未来重庆银行的价值将不再仅以资产规模来衡量,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金融科技创新的高度、抗风险能力的厚度来重新定义。万亿新征程已经开启。 (审稿人:欧云海) “应天寻龙”日行万里,穿越回600多年的明朝 戴上VR头盔,一秒穿越到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的南京,一睹“洪武之治”的繁华景象;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解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墓之谜……近日,明孝陵推出“大明王朝:应天寻龙”项目VR沉浸式探索体验,这是国内首部沉浸式数字作品。以明代文化为主题。它采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真实还原明朝孝陵、明朝故宫、明朝…… [详细的] 进入古人的“购物车”寻找“千年货” 从汉代商船带回的水晶珠宝,到郑和船队带回的璀璨金锭,再到《红楼梦》大观园里的绸缎、钟表、美酒,它们不仅是历史遗存,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参与全球贸易的生动见证。在合浦找到海外购物车 在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碧海丝路陈列馆里,玛瑙、琥珀、绿松石等珠宝琳琅满目。游客戏称这里比珠宝柜台购物更容易。皇家购物中心... [详细的] 一场赛事点亮一座城市:群众体育重塑城市魅力城市 丹东还构建了千人匹克球赛、城市邀请赛、职业赛事等多层次赛事体系,让体育赛事走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校园、商圈、公园。举办公益培训200余场,参与人数数千人,并储备裁判员。随着匹克球等新兴体育运动与商业、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新的消费生态正在形成:体育成为连接消费场景的主要枢纽…… [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