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处理行业全面拥抱AI

- 编辑:365bet官网 -

电子信息处理行业全面拥抱AI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 记者赖其春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点性、先导性产业。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2025-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持续增长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至2026年,设计规模以上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增加值平均增速为7%。加上锂电池、光伏、零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年均增速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增长达到5%以上。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和出口比重保持41个大类产业第一。 《行动计划》以优化供给、扩大需求、促进创新为重点,部署了16项任务。专家表示,这将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平稳增长,进一步提振工业投资和消费信心,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有利于构建更加稳定的经济发展格局。提高产业竞争力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大、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发挥了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倍增器”作用。工信部数据显示,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工业连续12年在41个工业大类中排名第一,出口额比重连续10年超过40%。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电子制造研究室主任马蓓蓓认为,《行动计划》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突出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自力更生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强化人才和资本支撑,将推动我国制造业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 信息生产中的电子信息。过去,《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定增长行动计划》已得出高质量结论。 2024年,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增加值制造业增长11.8%,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表示,新《行动计划》聚焦重点领域,聚焦行业应用和消费场景,协调专项资源,持续强化电子产品供给水平,深化高质量供给体系建设;深度挖掘国内外个人消费和市场潜力,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新局面,培育工业电子产品新业态;持续推进薄弱产业供应链、优势产业链条延伸、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建设,助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在技术基础研究、智能制造转型、产业协同等重点领域积极行动,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浪潮智能终端(苏州)制造基地,智能卡车装载着智能清洁设备,井然有序。清洁机器人零部件,经过组装、调试、测试等工序,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就生产出​​来了。近年来,浪潮深耕智能终端领域,构建了“技术研发-时代-全球交付”的一体化体系。浪潮智能终端董事长孙业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柔性制造+共享加工”模式,利用基于智能全场景的矿业和高端装备,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链。为电子信息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马蓓蓓认为,在前向基础创新持续活跃的同时,切割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产品商业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速。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新产品积极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应用生态圈逐步构建。新技术加速强化“随着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转型,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总体生产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成为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引擎。”马贝贝说道。目前,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蓓蓓评价,在市场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扩张带动了下游零部件领域的市场活跃度,成为支撑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推动芯片向高能效、专业化升级,带动半导体产业规模扩张和创新技术升级;在应用层面,算法与终端的深度融合,加速了智能体在手机、PC等产品中的嵌入,推动整机智能化水平的飞跃,加速医疗电子、电子能源、工业电子等领域的融合。n家企业正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验证到深度落地的转变,推动软硬件创新协同和生态重构。在近日举行的2025 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发布了自主研发的3B(30亿参数规模模型)大端侧多模态推理模型,具有出色的语言能力、多模态能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 vivo副总裁、操作系统产品总裁、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长周伟表示,人工智能的价值创造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vivo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操作系统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赵刚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各行业、各领域将加大工业硬件智能化研发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开拓制造、交通、物流、农业等行业智能硬件装备市场。推动全链条创新,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展现出强大韧性,作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柱作用进一步显现。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国际市场需求和供应链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产业发展面临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仍需解决,一些领域在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已进入调整阶段。马蓓蓓认为,一方面,《行动计划》着力推进链条创新全驱动,强调推动创新型企业成为创新技术决策者、研发投入主体、科研成果转化主体。各项组织和成果转化更加注重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和产业应用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从产业链上下游港口加强布局,促进大小企业梯度培育,因地制宜推动多元化、特色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赵刚表示,《行动计划》的实施,将鼓励电子企业扩大新增产能投资,推动新产品研发,优化新产品供给;加快人工智能硬件等新产品消费和新业态培育,拓展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增资放宽新技术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电子制造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